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其他类型> 大唐:虎痴当侍卫,拒绝入朝为官> 第1401章 东海水师的舰队,代表了大唐巅峰的工艺水平(1/3)

第1401章 东海水师的舰队,代表了大唐巅峰的工艺水平(1/3)

东海水师满员一万三千人。 和大唐的十二卫,数量大致相等。 张亮并非是独裁者。 在这一万三千人的队伍之中,有不下三个,拥有着约束张亮权柄的人。 而府兵之中,最多只有一个皇帝授命的督军罢了。 朝廷上下,包括张亮在内,都觉得很正常。 船在海上漂泊,想要跟长安联系,不是时间能够解决的。 对于水师而言,八百里加急就是个笑话。 若是没有一个近乎于严苛的监督机制,那么东海水师就是脱了缰的野马。 怎么撒欢,都没人管的了。 而想要重新建立一支水师,花销绝对不会小于,同等数量府兵的十倍! 或许,还要更多! 一艘能够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即便载荷只有几百人,造价也堪称恐怖。 不是说,挖了凹槽,挂快破布,就能够了事。 东海水师的舰队,代表了大唐巅峰的工艺水平。 一个吃饭用的碗,一张捕鱼用的网,都是特制的! 想要将大唐的水上力量,扩充到从前的六倍,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人反倒是最容易解决的。 各地府兵抽调出一部分,由东海水师的老兵们,练上一年半载,再去大海上拼几个月的命,就是一位合格的水手。 归根结底,还是船! 至少从眼下的情况看,光凭着泉州的那几座造船厂,是远远无法满足扩军需要的。 无论是李二,还是李承乾,都很清楚,大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一拍脑袋,就能下达一项政令的时候。 时代的发展,让皇权在某些方面极限扩张的同时,也在其他的方面,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于是,父子两人在用了午膳之后,便动身前往宣政殿。 在那里,朝中的主要官员,已经等候多时了。 步入宣政殿内,熟悉的面孔,比原来少了一小半。 主要是军方的人少了。 有资格称为老帅的人,只来了屈突通、张公瑾、段志玄三人。 剩下的,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第二次西域之战的事宜。 他们给了一个,李二无法拒绝的理由。 大概到十月份的时候,朝廷的大军就会开拔。 四个月,用来筹备一场,至少要维持四年以上的战争,时间并不算宽裕。 文官也少了一些。 三省大佬之中,只来了一个萧禹。 两个月前,三省的六位大佬之中,除了魏征之外,全都递了致仕的折子。 这一次,李二并没有拒绝。 如今,房玄龄等人名义上,已经在家中养老。 只有等西域之战的准备工作结束之后,他们才能彻底退休。 萧禹过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