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其他类型> 大唐:虎痴当侍卫,拒绝入朝为官> 第1376章 全天下加起来,该是多少银子?(2/3)

第1376章 全天下加起来,该是多少银子?(2/3)

李承乾真正登基之下,他只有这一次机会能走。 代表的,也并非他个人。 而是李氏皇族的血脉传承! 踏踏踏—— 一步步,走进太极殿。 李二和长孙皇后,外加上四位正堂贵妃,都穿着最为隆重的朝服,端坐其中。 刘瑾跟在李承乾身后,朗盛道:“太子到!” 李二今天的心情格外好。 他站起来,走到李承乾身前。 看着这个,几乎和自己一般高的儿子,目光之中充满了欣慰。 自玄武门之变后,他就失去了对皇家未来,能平和发展的希望。 这个坏头,八成会世世代代传下去。 好在,李承乾他们兄弟,并没有走自己的老路。 他帮着李承乾,整理了一下衣冠。 李二没说别的,只是在李承乾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几下。 长孙皇后早已泪眼模糊,受她的感染,四位贵妃的眼圈,也红红的。 李二看了刘瑾一眼。 刘瑾微微低头,道:“陛下有旨!” 李承乾缓缓跪伏在地,道:“儿臣接旨!” “朕近而立继位,今已逾不惑,自登天宝,十载春秋...太子承乾者,丰姿岐嶷,仁孝纯深,赐字高明,主礼、工二部...” 这道圣旨,真正有份量的,并非让李承乾主政礼部和工部。 而在于,赐字! 唐人二十岁及冠之时,才可有自己的表字。 这代表着,他可以开门立户,独当一面。 李承乾今年满打满算才十八岁。 这意味着,他已经有了自主命官的权力。 以后礼部、工部、东宫所属,从四品以下的官员,他有着绝对的自主任命权。 看似平常,实际上,这种权力在古往今来的太子之中,已经是独一份了。 “儿臣叩谢陛下!” 李二罕见的把他扶起来。 “也不知柳白跑到哪里去了,父皇知晓他在你心中的份量,无论如何,莫要因此误了今晚的盛事。” 李承乾嘿然一笑,道:“儿臣自然是知晓的。” 他想起怀中那张地契。 若是被父皇知道,恐怕就不是他劝自己,而是自己劝他了... ... 太子大婚,当然要全天下的老百姓,跟着一起热闹。 从天南到海北,无数的老百姓都在欢呼。 什么大赦天下,什么君民同乐,都是扯淡。 有切实的好处,才是正理。 他们才不管太子娶了几个老婆。 真正让他们关心的,是皇家给全天下的老百姓,免了一个月的赋税。 这几年的税,虽然算不得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以往,皇帝最大的魄力,也不过是给某个柳姓的庄子,免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