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李二大喜,满朝震惊(2/3)
正苗红的师叔!
毫不夸张的讲,如今大唐朝廷的班底,有一多半都曾受过王通的教诲!
这位隐居在外多年的师叔,突然出现,怎能让他们不震惊?
退一万步讲,王勣这位士林第一人进入长安,对于他们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隋末战乱之时,不知有多少大儒,都隐居归乡。
像他们那样的读书人,向来不喜欢新确立的政权。
尤其是出了玄武门之变,这么一档子事之后,归隐的大儒们,更加不喜欢大唐。
无非就是被李二弑兄逼父的行为,给恶心到了。
而王勣进入长安,意味着士林的风向,开始趋近于接受大唐!
或许,就在不久的未来,那些归隐乡间的大儒们,会陆续出山!
天大的喜讯!
在李二心中,简直比听到大唐军队战胜突厥,还要高兴几分!
温彦博和杜淹两人,几乎同一时间站出来。
“还请陛下恕臣等无礼!”
李二点了点头,道:“师门长辈前来,两位爱卿应当先行一步,以示尊重,速速前去吧!”
两人一躬身,撒腿就跑。
李二整理了一下衣冠,道:“诸位爱卿,咱们也出发吧,必须要让王先生,看到朝廷的诚意!”
......
不用想也知道,王勣来了,朝中百官,加上李二这位皇帝,都会亲自前来迎接。
因此,在大船进入长安地界的时候,柳白特意吩咐,放缓船速,等一等他们。
王勣还是那一副邋遢的模样。
此刻,正坐在船尾的甲板上钓鱼。
绿蚁捧着一件崭新的儒衫,好说歹说了半天,王勣也不肯换上。
他气哼哼的说道:“老夫是被柳白那厮绑架来的,凭什么按他说的办?”
说着,手中的鱼竿轻轻晃动了几下。
王勣连忙往上一提,鱼钩上却什么都没有。
柳白施施然走过来,道:“泾河多鲫鱼,需用肉食饵料,王先生用面饼做饵,恐怕这辈子也钓不上来一条。”
王勣翻了一个白眼,看都不看柳白。
从一整张面饼上,揪下一小块,挂在鱼钩上,又抛了出去。
“老夫效仿姜太公,愿者上钩,你可有异议?”
柳白呵呵一笑,道:“那王先生,也该把鱼钩掰直了才对!”
“不钓了!”
王勣把鱼竿一丢,老小孩一样的背过身去,不理柳白。
虽然已经过了两天,他还在记恨柳白。
“公子,先生说什么也不肯换新衣服,这...”绿蚁苦着脸说道。
柳白摆了摆手,道:“不换就不换吧。”
反正他把王勣带回了,就算李二等人看到一个邋邋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