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305章 配享太庙(3/4)

第1305章 配享太庙(3/4)

  这几道奏疏,都是弹劾扬州知府史可法的。

    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史可法在扬州实行暴政,把他描述成张汤、来俊臣之类的酷吏。

    “朕记得,史可法是国师举荐的?”

    崇祯向王承恩问道,由于有其他人在边上,因此他改称云逍为国师。

    “正是,这几年在扬州颇有政绩,也就是手段严苛了一些。”

    王承恩当然明白,皇帝马上就要巡行扬州了,下面有人给史可法上眼药。

    史可法是国师第二次下江南时,向朝廷举荐的官员,自然不能让人给扳倒了。

    “朕这次到扬州,倒要仔细瞧瞧,这个史可法是怎么实行暴政的!”

    崇祯笑着将奏折放到一旁。

    这时次辅李标带着几名大臣前来觐见。

    崇祯问道:“稷安伯的谥号拟好了?”

    礼部尚书孔贞运取出一份题本文书,“对稷安伯的谥号已有定议,请陛下御览。”

    崇祯摆摆手,“直接念出来吧。”

    孔贞运道:“经臣等商议,稷安伯谥文忠,赠太子少保。”

    崇祯点点头。

    大明朝大臣的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类。

    较为普通的谥号有文简、文义、文达、庄靖、文宪等。稍高一级的,就是忠献、文定、文懿、忠肃等。

    再往上是文襄、文忠、文靖等,这些谥号往往都是赐予功勋卓著的大臣。

    在所有谥号中,最为崇高的那一个,无疑是‘文正’。

    这可是文臣最梦寐以求的谥号。

    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代表着一种极高的评价和认可,是在文化、道德、学问等多方面都达到顶峰的象征。

    纵观整个大明朝,能够获得‘文正’谥号的大臣,可谓是凤毛麟角。

    王象晋谥‘文忠’,已经算是破格了。

    王承恩看了一眼几个大臣。

    算你们识相,揣摩透了万岁爷和国师的心思。不然非吃挂落不可。

    崇祯沉吟了片刻,然后开口道:“谥号就定为‘文忠’,追赠追赠上柱国,赐祭九坛……”

    李标等人神色变了变。

    皇帝这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