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社稷文种——金黍!(4/4)
一柄戒尺,面色冷漠的望着那些散发出黑气,传出哀嚎声的考舍。
那些坚持正解的蒙生,自然是文气大盛。
而答错题的蒙生,释放文术却如遭雷殛,气血逆攻——这正是大周科考,最残酷的“文心问罪”。
这些蒙生修行文道,不辨别善、恶、真、假,连【黍】字是否[冢]形都区分不了。
这些蒙生,连童生考试第一题都过不去,注定了文道之路长不了。
遭受打击,道行受挫暴跌,也无所谓了。
他们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郑叔谦自然是并未理会。
这样的案例,经常会在县试考场发生。
江阴县志记载:天授元年,县试考了一个极其冷僻的‘秬’字诀。
秬,黑黍也!
那一场考试,把无数蒙生考内焦里嫩,考的怀疑人生,致使七成蒙生文心受损,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从那场县试脱颖而出的蒙生,无不信心倍增鱼跃龙门,文道修行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