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其他类型>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481章 躺好,我动(1/4)

第481章 躺好,我动(1/4)

    每隔十天半月,让卫东都会跟于松海电话交流。也算是他撮合了让卫东和董雪莹。只是现在只字不提女人,让卫东总会言简意赅的把自己在外面经历的局面,给高原老哥传递下。经济局势,各种改制的探索,产业变化。当了多年记者的于松海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观察角度,不光让他身处边陲仍能了解庙堂局势,也能给让卫东不少建议。当然兄弟俩的主题还是经济开发。每周集中从高原发下来的现宰牦牛肉也是越来越多。之前几十公斤、几百公斤的初预制牦牛肉,运下来之后大厨们觉得暴殄天物了,香料、调味处理手法都不对。所以后来都是借助真空包装机做新鲜牦牛肉运输。等到从东瀛田中那搞来四台五十厘米宽真空封口机送上高原。这大快大块切割好的上等牦牛肉,最好的牛里脊、牛眼肉、上脑肉、牛腱子、牛腩杀了就封好发运。每周已经有十吨左右的量!虽然对一个县,仅仅就是两卡车的运送。但已经具有划时代的改变意义。因为卖得贵啊。江州现在牛肉不过卖一块五一斤,让卫东他们给到高原县里二十块!因为现在除了在江州会截住很少的量给皇后餐厅、江州饭店、自家餐馆自用。其他根本不拆包,立刻转手随船运到沪海,然后发运东瀛,上岸价就是五十元!关税检疫手续虽然麻烦,但小鬼子的利润也非常可观。虽然这会儿东瀛的普通牛肉价格是二三十一斤,澳洲、花旗牛肉甚至能在十五元以下,但这可是高原牦牛肉,田中他们是当成高级和牛肉那个几百块的档次在卖!而且这点每个月几十吨的量,根本不会触发东瀛的进口配额限制,更不会因为澳洲、花旗牛肉那样太便宜引起地方保护,相当受东瀛高端消费市场认可。加上让卫东这边组织给田中的几位大厨专注特长牛肉类佳肴。打着中华美食招牌的牛肉馆生意火得不行。田中那边都赚翻了。让卫东收点过档利润,还要给运费、承担那么多包装成本呢,蛮辛苦的才每个月含泪赚个两百来万,顺便把其他船运成本都抹平。而对高原来说,这每个月一百多万的养殖收入就是破天荒的横财。这可是高原地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455元的1985年,于松海非常感慨这种从原始牧场直接跨越到欧美发达国家餐桌上的商业模式。对于仅有五万多人的边陲县,光这单外贸生意就让全县所有农牧民全年平均收入翻倍。所以于松海现在很坚定的强调发展经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