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礼下于人,必有所图(2/4)
厂销售做起来,跟最近两年没少跟电子厂打交道的池世明能交流。长期蹲厂的沈老三更是熟悉厂里面的各种边角旮旯,拉着董雪晴从食堂到卫生间,挨个儿看细节。所以这队伍就特别务实。尤其让卫东还是已经把厂立起来,分厂都搞了两三家,很多问题都是现成的,看看人家怎么解决运转都能豁然开朗。这就是先把架子搭起来运行,遇见什么实际问题再跟先行者取经学习,还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做调整。而不是一片空白的啥都要跟着别人从头建,最后只能依样画葫芦的不敢逾越改动。境界有天壤之别。中午还在人食堂吃饭,虽然那管家提醒有安排高级西餐厅,让卫东都连声说感谢,我们还是在厂里多待待。直到下午三点过,连张经理都说他得补点胶卷了,一行人才回撤到闹市区。九龙繁华商务区的亨氏集团大楼。这年头还没那么多嚣张现代的全玻璃摩天大楼,起码这家老字号的集团还在这座二十层的超级大楼里。之所以超级是因为在这么寸土寸金的最繁华商务区,居然是“卅”字型的三栋建筑串联起来,占地面积极大。所以就能分门别类的把集团所属的地产、船运、酒店、旅游等各类工商企业分布其中。连写字楼大堂都分成好几个。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卫东看了又觉得有道理:“我们现在是好几种商品的工厂、销售、运输,甚至还有以后的酒店、餐饮、地产,是全都塞到一起,还是分在各处,都能从人家这里学习。”别人来HK,要么戒备要么崇拜,断无这几位年轻人的自信。还无比相信让卫东说的未来也能达到这样成就,他们自然也会成为这个商业帝国的元勋。恰好两两捉对的交头接耳,比划研讨。老高都忍不住找唐主任悄声打听,让卫东同志这企业目前到底有多大的规模。谁看了都会动心。老张稳得住,返程途中特意又买了堆胶卷,分发给大家,自己专心跟着让卫东拍摄记录。让卫东也特意跟那位管家提出,重点看看地产公司,因为制造业显然不是亨氏集团的核心主项,船运在江州的参考意义不大。算是帮池世明铺路。果然,气派宽敞的地产公司大堂,分列好几层的写字楼办公间,终于让这帮大陆仔知道了现代化的白领办公环境是怎样。分楼层的营销管理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拓展拆迁中心、工程管理中心,然后隶属于总经办下的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内地几乎完全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