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其他类型>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13章 有人是论持久战(2/4)

第113章 有人是论持久战(2/4)

为江州现在仅有的两三家中外合资企业刚刚成立,都是国营大企业和海外合资,民营企业一家都没,更不用说外商独资等模式。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很明确,好多空白亟待填补!为了达成这些业绩,可以有很多好处。口罩妹听傻眼。他们面对的ZF从来都凶得要命,怎么这里如此和蔼可亲?让卫东却知道这些免费午餐反而凶险得很,起码减免税里他就大概知道点。所以他选了个出其不意的角度。于松海曾经用过这招:“二月份省里有个厂、校协作,推动技术改革的文件精神吧,如果要把这个厂建在江州,我希望能得到江州高校的技术支持,开在高校附近,不然您看这厂肯定不可能就这么台机器,学到国外的技术消化成我们的才是精髓,要复制很多台,这都需要搞技术的参与。”之前在商州那家机械厂,跟技术员、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的搞真空机,真看到了沪海仿制的东瀛机器,他才发现特么方向都错了!技术水平确实差得远。而且沪海厂家那种仿制时一丝一毫都不敢逾越的尽量还原,他也不是很认可。那种方式再精确还原也就百分百,但明摆着国情、市场都不同,应该按照我们的特点做到一百二,两百,甚至三百。唯有四十年后的朴素国民自信,甚至还要迭加点章兰芝给予的情绪激发,才有这种无知者无畏的想法。这会儿全国除了极少数高瞻远瞩的科学巨匠,其他人都臣服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领先。哪里敢随便改进口高级货的设置。当然他没这么说,已经足够现场不少人鼓掌了:“对对对,有这么个文件!”“可以可以,这个年轻同志能意识到厂校协作的主观能动性,已经非常值得推荐和支持了。”“明天到市里开个会,你这个涉及到工业局、二轻局、外贸公司,还有通知教育局高教委,正好到市里一起解决。”让卫东深入接触过商州的领导,去蓉都也开过商业机构国营厂的会议,再去看过粤州、沪海的厂。这时候的确有种很清晰感受,沿海似乎稍微好点,内地的省城、地级市仿佛都已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固定住,大家要么看领导态度,要么就跟尤启立似的只能顶撞翻身出名。江州这计划单列市却好像充满了活力,因为这里政策灵活,接近特区,很希望有新变化,能带来更多新职位、新机会。在按部就班的省城、地级市都不可能。亲眼见证这台特殊的机器,都能激发大家围绕搞点新东西出来。光这种务实的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