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其他类型>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76章 成年人是真的全都要(3/4)

第76章 成年人是真的全都要(3/4)

,现在是1984年,十年时间过去了,日新月异的要建设四化呀,你们主打什么产品,收音机!现在都是收录机了,这是吊打的产品差距,所以把你们仿制的那个收录机按照我的思路来做大做炫,不然争不过沿海工厂。”厂家还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想吃老本,做熟悉的收音机,新研发收录机也是抄袭的现成样式不想改。而且你这么空口白话的改造型号,投入研发试制搞砸了算谁的。听这语气,要不是报社带着来,人家都不想搭理。各种顾虑各种啰嗦,就是不想担风险,又不愿触及产线上的任何改动,工人们还在门口鼓噪,做熟的活儿为什么要改之类。董雪晴终于按捺不住:“不想做就不做,哥,我们换地方做,邮电器材厂也在试制电器,去邮电器材厂看看吧。”让卫东最后看眼也无奈的于松海,摇摇头放下粉笔走人:“不逼到饿肚子你们是不会想着改革的,等所有人都下岗了才知道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老冯还想撮合两句,于松海也拉他:“算是跟着见识下各种情况,在西山厂周边、果州日化厂我都看到了对待改革的不同态度,很有代表性,走吧,去别的地方看看。”他们本意还想拉着去别的军工厂看看,符合军民结合主题嘛。让卫东却已经出来听董雪晴说,原来这家邮电器材厂就在他们学校内,算是校办工厂但规模还不小,他们很多学生都有去勤工俭学的经历,除了装配收音机也在试着仿制收录机,她那台还被借去拆过,心疼得不行,所以才做了个布套罩着不想给人看见。哈哈笑的让卫东说那就先去邮电校。于松海又劝老冯,二月也有推动开展“厂、校协作”,推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文件,符合这个方向也行。这个区别其实巨大。校办工厂有学生这种简单高水平的廉价劳动力,又是刚顺应文件搞起来的一两年规模,没那么多退休人员负担和僵化产线。科技底子却很硬,邮电专业多的是无线电高手,正在发愁收音机卖不出去,收录机更不知道哪里能卖。董雪晴都是去了无线电三厂才知道是让卫东去搞收录机买卖。这下算是瞌睡遇了枕头,从厂长到校长都喊过来热烈开会。中专生手绘的外观图都比让卫东清楚,从三厂开车回邮电校的路上,让卫东给董雪晴仔细解释了自己要做大的样式思路。其实红光厂门市不就有台他本来用外汇券买到想做外语磁带翻录的三洋双卡收录机,现在天天成了“麻辣烫,麻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