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网游动漫> 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第126章 陋巷学魂:颜回的不贰之境(2/13)

第126章 陋巷学魂:颜回的不贰之境(2/13)

学子夏误撕其《诗经》竹简而面露愠色,但转瞬便笑道:“此简已读百遍,字句皆在吾心,撕之何妨?” 他随即取来新简,与子夏一同抄写,两人谈笑如初。碑阴刻着朱熹的批注:“怒者,心之浮也;迁者,行之妄也。回能制浮止妄,斯可谓好学矣。”



    类似的故事还见于《韩诗外传》。书中记载,颜回一次在煮粥时,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他连忙用勺子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弟子们说:“颜回偷食粥品,实在不该。” 颜回没有立刻为自己辩解,等孔子训完话,才平静地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孔子听后,感慨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在被误解的情况下,颜回没有因愤怒而失态,而是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说明情况,这种对情绪的把控,正是 “不迁怒” 的深层体现。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看,“不迁怒” 是一种高级的情绪调节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 ABC 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困扰(C)不是由外界事件(A)直接引发,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B)所决定。颜回在面对车辕被撞、竹简被撕、被误解偷食等事件时,总能调整自己的认知,不将负面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这与 ABC 理论中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的方法不谋而合。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产生愤怒情绪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激活,而前额叶皮层则负责抑制这种冲动。颜回的 “不迁怒”,实际上是在长期的修炼中,增强了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调控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正如运动员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技能,颜回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打磨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不贰过:错误的竹简勘误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行》中,有 “过而能改,此之谓善” 的字样,旁边还画着一个人手持刀笔修改竹简的图案。学者考证,这很可能是对颜回 “不贰过” 的图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颜回 “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如此短寿,却能让孔子念念不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