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七十章 :宣战理由(2/6)

第二百七十章 :宣战理由(2/6)

况,突尼斯本来就在意大利的眼前。

    亚平宁半岛距离意大利的撒丁岛最近处也有大约200公里的距离,而西西里岛距离突尼斯半岛却只有不到150公里的距离,这完全算得上是家门口。

    至于意大利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能拿下突尼斯这块家门口的土地,实际上看看地中海地图就能明白。

    地中海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阿拉伯半岛西海岸,东西跨度达到了夸张的3600多公里。

    地中海的形状像是一个数字7,而意大利就位于这个数字7的拐角。如果意大利获得突尼斯的话,数字7拐角从南到北将被意大利完全掌控。

    这也代表着,已经统一并且成为列强的意大利,随时有可能将广袤的地中海一分为二。

    这样的局面不仅会破坏英国在地中海东西两个出海口的布局,同样也会让法国和非洲殖民地的联系变得岌岌可危。

    这也导致一个比较罕见的现象,那就是关于意大利对突尼斯的殖民,英国和法国都保持着反对的态度。

    也正是英国和法国联合起来反对意大利对突尼斯的殖民,这才导致早早盯上突尼斯的意大利一直没能获得这块土地。

    法国正因为明白英国对于意大利可能切断地中海的忌惮,因此早在几年前就和英国政府达成了相关的妥协。

    法国将主动放弃和英国在塞浦路斯地区的争议,换取英国在法国殖民突尼斯的过程中保持友好性中立。

    所谓的友好性中立,就是英国可以在法国入侵突尼斯的过程当中不发表任何声明,但也不能做出任何敌对或者拒绝的行为。

    茹费里之所以敢策划入侵突尼斯的战争,也正是确定了英国不会干涉法国的行动。

    只要英国不干涉法国的行动,法国入侵突尼斯就绝对不会失败。至于法国的邻居和死敌德国,此时也万万不可能阻止法国的殖民扩张。

    实际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此时的德国也并不想面临一场战争。

    实际上,早在普法战争结束之后和法国政府的谈判上,德国政府内部就出现了相当明显的分歧。

    当时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原定计划是向法国政府索要10亿法郎的赔款,一举奠定普鲁士在和法国争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