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世民:太子的事别烦朕(求月票)(3/5)
事情,平白让别人看了笑话。”“殿下说的极是。”午膳的时候,太子妃苏玉儿准备了很多美食,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子名声的担忧。“那些个文人,最是喜欢巧言善辩,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还能说成黑的。”“殿下这般去治他们,是出了口气,可他们肯定会污蔑殿下的名声。”李承乾倒是无所谓,要说名声,他有什么好名声吗。那次陛下把他的男娘斩杀后,得益于魏王的宣传,谁还不知道太子私德有亏。那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风流文人,指不定如何八卦他呢。坊间的一些小道流言,都不知道传得有多野了。不过明面上也没人敢说,妄议太子,可是要问罪的。“没事,孤也不指望他们。”“名声再差,难道还敢传到我的耳朵里来?”“我听不到,自然就当其不存在。”“要是让我听到了,谁在说,就把谁抓到大理寺去,让丈人好好给他定个罪。”“也好让他们知晓,这大唐,是谁家的大唐。”李承乾霸气侧漏,他最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五姓七望很强,但也得看谁。世家的强大,不是源自于某一人,而是整体的联合。不管是谁也好,他们没办法去代表整个世家来跟李承乾作对。就像是崔广瑞,如今在东宫生活得不知多么惬意。清河崔氏恨得牙痒痒,没想到族里出了这样的叛徒,可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清河崔氏要是敢在这长安城违法乱纪,当天李承乾就能领着东宫的上千人马,直接把人全部抓了。就这样,还没有谁敢说个不字。李世民妥协五姓七望,也不是忌惮某个人。连皇帝都要妥协某个人的话,那还能是皇帝吗。要真是疯了头大开杀戒,谁也没办法阻止。这就跟大唐现在谏臣当道,那是因为李世民听劝,若是不听劝了。嘿,谏臣们还能咋滴。难不成真要一头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以死明志?就像是现在,李世民跑路后,魏征跟褚遂良也只能干瞪眼。张玄素从造纸坊回到詹士府后,还有些意犹未尽。看到那一道道熟练的工艺,他就知道,竹纸是真的被造出来了。“其实太子也是很有品德的,以前或许犯了一些过错,可那些过错真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至于不良人的事情,也许只是个误会,现在大理寺都没有结案,就怪在太子头上,可是有些过早了。”张玄素笑眯眯的说道,他可是东宫少詹事。等东宫竹纸的事情传扬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为之叫好,太子的名声也会得到极大的扭转。最主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