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超脱(2/6)
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今天之前,我只领悟了这句话的表层含义。
听到道长先前的感慨,我忽然明白了圣贤之仁心。”
小羽疑惑道:“难道孟子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
孟子跟梁惠王说的这句话,浅显易懂,绝对不会误解。
怎么明悟“更深层含义”?
压根就没啥深层含义!
小羽十分确定。
苟交反问道:“我们读圣贤书,要学的是什么?
是学习圣人传授的治国济世之道?
可读书不是为了当官。
圣贤书更不是只为帝王将相准备的。
是学圣人宣传的品德与操行?
人活在世上,谁还不晓得世人赞赏并需要什么品德,哪里需要圣人宣传?”
苟交摇了摇头,道:“读圣贤之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理解古之圣贤,并成为圣贤那样的好人!
从孟子劝诫梁惠王的话中,我领悟的表层含义,只是治国御民之术。
若我非君王将相,圣贤的教诲,岂不是对我毫无用处?
现在我顿悟了,这种表层含义非重点。
重点是这句话教我明白了孟子是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朝着圣贤的方向靠近。
他当时说这句话时,也必定与道长你一样。
真正把老百姓当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而不是供奉王朝与皇帝的工具。
这种‘仁爱’,和把百姓当田里庄稼一样爱护、渴望来年好收成的‘仁爱’,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羽笑道:“苟生是在夸赞小道有圣贤之风?”
苟交道:“萝卜道长的确也圣贤之德,不是吹捧,是实话。
不过,小生自己获得的顿悟,属于小生自己,与萝卜道长本人倒是无关。”
小羽微微颔首,道:“这句话倒是实在,你的感悟只属于你,天降浩然之气,没半点落到我头上。”
苟交好奇道:“我曾听人说过,儒家可以通过读书来修炼浩然之气。
这气有什么用,可会浪费我的‘杯中清水’?”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