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志(2/3)
威慑力十足。羌人虽然号称“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但并非无生命的顽石。野兽尚且惜生畏死,何况是人?面对必败必死之局,又被丁硕等人疯狂所慑,也丢了胆魄,溃散奔逃。战斗没亮点,善后却成了难点——打扫战场后,关羽望着场上一堆俘虏,犹豫不决。羌寨共两百多人,被关羽等击杀数十人后,便告溃散。关羽人少,对四散逃入山林的溃兵毫无办法。大约三十多人逃走。剩下的一百多人被一网成擒。全部杀掉?面对强敌,关羽可以无惧迎上。面对手无寸铁、哀戚流泪的老幼,却下不去手。王方等极力劝说:“都伯,我等与羌贼已是血仇,谁能化解?斩草不除根,必有后患!或许都伯想把他们带下山,但我等不过二十来人,如何看得过来这么多俘虏?一旦在寨内作乱,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汉制,一队五什,辖五十兵。队之首领称都伯。都伯秩三百石。当然关羽这个都伯只是自封,不可能有什么俸禄。邓生心肠软一些,但也不同意将这些俘虏全部释放或收留,他对关羽道:“都伯,不提这俘虏中的精壮,就是这些十几岁的小贼,都已懂事,心中只有仇恨,哪里感化得过来?都伯若不忍心,我等来办。”关羽几个月前还是个种地的农夫,普通黎民,现在却要决定上百人的生死。道家贵生,儒家爱人,人非草木,一死不能复生。然而关羽所知的名将,无不是心肠刚硬之辈。兵法云,为将有十过,其中一过就是“仁而不忍”。这种仁就是妇人之仁。杀还是不杀?如何选择?********雕阴。上郡太守勉昂正与几个郡吏讨论关羽之事。勉昂,兖州东郡人。勉姓人口不多,据说出自春秋时卫国国君姬康叔之后。勉昂精研经学,年轻时举孝廉,为县令,有政绩,起步不错。然而蹉跎到四十多岁,还是在县一级打转。直到他终于忍着耻辱,硬着头皮,拜见了中常侍张让的门奴。喂饱门奴,见到张让。张让是颖川人,对这个兖州名士前来投奔,还是非常欢迎的。也没收他太多钱,就给他谋到了二千石的太守之位。虽然也有没人愿意去上郡这个险地的缘故。勉昂初一履任,就大力抑制豪强,积极编练郡兵,与羌胡针锋相对。上次关羽适逢其会的羌胡攻击雕阴,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勉昂与羌胡交锋半年多,各有损伤。官府这边损失更大一些。有不少人劝说勉昂不可一味用武,或可采取招抚之策。勉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