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刘宏(1/5)
汉灵帝刘宏为汉章帝刘炟的玄孙,解渎亭侯刘苌与董氏之子,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刘宏早年世袭解渎亭侯,建宁元年(168年)汉桓帝无子而崩,刘宏得以继承皇位。刘宏即位后,朝廷内部宦官与外戚的政治倾轧愈演愈烈,外戚势力联合“党人”与宦官斗争。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被宦官所杀,宦官势力至此得势。宦官掌权后,继续对士大夫的打压,建宁二年(169年)九月,宦官曹节上奏将士大夫首领李膺、杜密等下狱处死,又大肆搜捕“党人”,死者一百余人,受牵联被杀、流放、罢黜、禁锢的有六七百人。此即第二次“党锢之祸”。熹平五年,刘宏再次彻查“党人”,将“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全部免官禁锢。刘宏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光和元年(178年)在西园公开卖官,积聚钱财。又宠信宦官,致使朝政混乱。最终酿成了中平元年(184年)二月的黄巾大起义。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刘宏病逝于洛阳南宫嘉德殿,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刘宏喜好辞赋,有《皇羲篇》《追德赋》《令仪颂》《招商歌》等作品,在位期间设立鸿都门学,标志着教育制度的一次重要转变,召集儒生整理儒家经典、刻为熹平石经。熹平石经为儒经提供定型文本,推动印刷术的雏形“拓印”问世。科技上,刘宏引进“胡床”改变了汉人跪坐习惯,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又任用毕岚发明引水洒路装置“翻车、渴乌”,降低了道路清洁费用。政治上改革官制,改刺史为州牧,设置西园八校尉。但宠信宦官、贪图享乐,以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了东汉的衰败。刘宏,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为河间孝王刘开,祖父刘淑,父亲刘苌世袭解渎亭侯,其母为董氏。刘宏早年继承祖父、父亲的爵位,居住在河间国。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去世,皇后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因汉桓帝无子而崩,外戚窦武和大臣商议立嗣,河间人侍御史刘鯈推荐了刘宏。窦武禀报太后,定下了由刘宏继承皇位,于是派刘鯈持节,率领羽林军到河间国迎接刘宏入朝即位。第二年(168年)正月,刘宏到达洛阳夏门外万寿亭,窦武持节前往迎接。第二天,刘宏即皇帝位,改元建宁。刘宏即位后,追尊自己的祖父为孝元皇,祖母夏氏为孝元后,父亲为孝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