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蔡邕(3/5)
中常侍程璜很快差人写了匿名信诬告蔡邕。程璜知道蔡邕与司徒刘郃不睦已久,就声称蔡邕是因有私事请托刘邰不成,公报私仇,故意中伤刘邰。蔡邕很快以假公抱怨,诬害大臣的大不赦之罪被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罪,上书为其求情。汉灵帝爱惜蔡邕之才,于是也降诏免其死罪,但是蔡邕和他的家人也就此被流放到了北方。流放途中,中常侍程璜女婿,酷吏阳球还派出刺客追杀蔡邕,不过刺客被蔡邕的忠义所感动,不忍下手,蔡邕才免于一死。阳球不肯善罢甘休,又贿赂当地官员,要求毒杀蔡邕。受赂的人反而把消息告诉了蔡邕,要他提高警惕。蔡邕再次逃过一劫,此后他定居五原郡安阳县蔡邕在东观担任郎中时,曾与卢植、韩说等人修撰《后汉记》,遭到流放时,书稿还没来得及完成。蔡邕因此上书汉灵帝,奏明他所著的《汉记十意》,并将这《十篇》按条目分好,附录在奏章的后面。汉灵帝爱怜蔡邕的才学,又适逢第二年天下大赦,便宽宥了蔡邕,准许他从流放地回到家乡。蔡邕自从流放到被赦免,前后历时九个月。蔡邕将要启程还乡之际,五原郡太守王智为他践行。席间,王智起身歌舞助兴,座下的蔡邕却对他的示好之举无动于衷。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素来性情骄傲,蔡邕的举动让他觉得在宾客面前颜面尽失,便怒骂蔡邕轻视自己,蔡邕拂袖而去。王智怀恨在心,随即密报朝廷,诬陷蔡邕在流放地心怀怨恨,对朝廷多有诽谤之言;宫里的宦官宠臣更加厌恶忌惮蔡邕。蔡邕自知回到京城不能幸免于难,索性自我放逐,从此隐居于吴郡、会稽郡等地,生活了十二年。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少帝刘辩继位;大将军何进征召董卓进京,谋诛宦官,因事情败露,何进被杀,董卓率兵进入京城,专权擅势、把持朝政。董卓知道蔡邕名气很大,特地征召他入朝任职,蔡邕原本称病不仕,董卓以灭族相胁,蔡邕只好从命,被任命为祭酒。董卓虽然粗鄙残暴,对蔡邕却很敬重,先后举荐蔡邕为高第,补为侍御史,转任持书御史,又升任尚书。此后,蔡邕又先后担任巴郡太守、侍中。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跟随汉献帝迁都长安,受封为高阳乡侯。董卓的幕僚部属奉承董卓,把他与姜太公相比,想让朝廷尊其为“尚父”,董卓就此事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