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骆统(1/5)
骆统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骆统(公元193年-公元228年),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人,陈国国相骆俊之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吴国将领、学者。骆统自幼失去双亲,与姐姐回到老家乌伤跟随嫡母生活。二十岁时,骆统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后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骆统曾多次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并上疏反映百姓赋税严重、生活艰难的境况,建议孙权爱护百姓,让百姓能够生存下去,国家才能更加强盛。骆统曾任建忠中郎将,统领过凌统的部曲。因战功骆统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任濡须督。骆统曾与陆逊一起商讨出火烧七百里连营的计谋,对付刘备。在曹魏伐吴时,骆统与严在圭濡须口坚决抵抗曹仁,将其打败。黄武七年(228年),骆统去世,年仅三十六岁。骆统字公绪,籍贯会稽郡乌伤县。其父骆俊,官至陈国相,因不答应袁术借粮的请求,为其所派刺客暗杀。建安四年(200年),骆统母亲改嫁给华歆做妾,骆统当时八岁,于是与亲戚一道回到乌伤。他的母亲来送别,骆统拜辞母亲上车后,脸朝前而不往后望,他的母亲哭着跟在车后。赶车的人说:“夫人还在那里。”骆统说:“不想增添母亲的思念,所以不回头看他。”他侍奉嫡母甚为恭谨。当时年岁饥荒,乡里及远方来的人大多生活困顿,骆统为了帮助他们而减少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守寡无儿回到娘家,看到骆统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多次问他是什么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连糟糠都不能吃饱,我哪来心思自己一个人吃饱?”他的姐姐说:“真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自己把自己折磨成这个样子。”于是她就将自己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将此事告知母亲,他的母亲也认为他很贤德,于是叫人分发施舍粮食,骆统由此名声显扬。建安十七年(212年),孙权以讨虏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时年二十岁,被试用为乌程国相,乌程百姓超过万户,都赞叹他能仁惠治理。孙权嘉奖他,召他为功曹,代行骑都尉,并将堂兄孙辅的女儿稼给他为妻。骆统致力于补救考查时政,如有什么见闻,他绝不让事情过夜再办。他常劝说孙权尊重接待贤良人士,勤勉探究时弊;飨宴赏赐时,可让大家分别进见,对他们嘘寒问暖,施以亲密情意,启发诱导他们说出心里话,观察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