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孙权(1/5)
汉灵帝熹平十一年(公元182年),孙权出生于吴郡富春县。其父孙坚战死后,兄长孙策在朱治等人的扶持下,依附袁术,继续统领孙坚生前的将士。孙权则跟随兄长和母亲吴夫人一起迁居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投靠舅父吴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因孙策四处转战,孙权随母亲一起先从曲阿迁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后迁往阜陵(今安徽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居住。次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击破刘繇(yóu),孙权及家人又被接回曲阿。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十五岁的孙权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诸郡,被任命为阳羡县(今江苏省宜兴市)县令,吴郡太守朱治察举[c]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察举他为茂才[e],后来又代理奉义校尉[f]一职。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权跟随兄长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孙权又进军沙羡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讨伐黄祖[g],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对垒相持,孙策准备暗中进攻许昌县(今河南省许昌市),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但进攻还未开始,孙策就在单独外出时,遇到了曾经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并被门客刺伤,且伤势甚重。于是,孙策请来长史张昭等人,表示现在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只要凭借吴、越的士兵和民众,以及三江的险固,便足以观其虎斗成败,并请求张昭等人日后要尽心辅佐孙权。然后,孙策又将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叫到面前,将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吴侯印绶交与孙权。到夜间,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孙策去世后,孙权痛哭不已。在张昭的劝说下,孙权即刻换下丧服,骑马外出巡察军营。此时孙权只占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而且这五郡的边远险要之地尚未完全归从。张昭、周瑜等人认识到可与孙权一起成就一番大业,故此甘心服事于他。孙权以太师太傅之礼对待张昭,以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军统领兵卒。此外,他还广招贤能,礼聘名士,鲁肃、诸葛瑾等人便做了他的幕僚。他分遣部署诸将,镇压抚恤山越族,讨伐那些不服从者。曹操上表奏请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因孙权的父亲孙坚、姑父徐琨两人均是在攻打黄祖时战死,建安八年(公元2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