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孟获(4/5)
致之”,但是《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南中叛乱有高定、雍闿、朱褒三股势力。孟获起初仅为雍闿的手下,雍闿死后才代其为主,后期虽在益州郡有一定势力,但对其他郡县的影响力远没达到值得诸葛亮费时费力,七擒七纵的地步。根据《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在与高定作战时,采取的是合并讨伐,歼灭叛军有生力量的方针,可见诸葛亮南征意在中原,不会在平南战役中耗费太多时间,对孟获七擒七纵。根据《蜀中广记》和《四川通志》的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均位于蜀汉汉嘉郡(今四川芦山县境内),但根据《三国志》记载,此地与成都之间的道路早已断绝百余年,诸葛亮南征当不从此经过。学者孙建华、王保钰等认为,历史上诸葛亮并未“七擒孟获”,这一说法是后世杜撰加工而来。或附祀孟获的祠庙已经十分普遍,如四川省西昌市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均设孟获像祭祀。民间供奉五显填神时,在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就有孟获像,被称为“扫坛蛮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的马湖中央还有一座以孟获命名的岛屿——孟获岛,是当地彝族百姓为纪念孟获而命名的。湖上还修有建造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的海龙庙,庙中主殿为孟获殿,里边供奉着孟获塑像。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主要是征讨以孟获为首的叛军,因为孟获是南中地区的首领。但是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一直争论不休,也不知道他是汉人还是彝人。陈寿著的《三国志》,提到了南中叛党雍闿和高定,却没有提到孟获。就算有这个人,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征服孟获呢?其实,他要征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地域,一片人心。南中本就属于蜀国的管辖范围,东汉时期就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设立了四个郡。后来都不认了东汉政权,这一带也就归为了刘备的蜀汉。刘备本应该加强管理,扩大影响力,然而刚称帝三个月,却不顾一切找东吴算账去了。结果在夷陵吃了败仗,自己死了,蜀军也元气大伤。这一下南中四郡就乱了。越巂郡少数民族首领高定乘机独立,自称为王。益州郡的地方豪强雍闿也随之叛乱,杀了益州太守,还攻打永昌郡,也就是现在的云南保山一带。牂牁郡太守朱褒一看,也反了。眼见南中四郡除永昌郡外,都脱离了蜀汉控制。也就是说,蜀汉政权在这一广阔区域没有了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