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87章 诸葛瞻(3/5)

第687章 诸葛瞻(3/5)

郝经评价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慨然赴义,与国俱灭,巍巍义烈,高视两京,五百年所无有也。”南宋陈普有诗赞诸葛瞻:“父自耕田母自桑,受天命与汉同亡。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中日月光。”清朝王士祯有诗赞诸葛瞻:“吴汉分龙虎,终怜石子冈。何如绵竹战,父子死堂堂。”南宋王应麟评价:诸葛瞻出将入相,而不能极力劝谏君主以除掉黄皓,劝谏而不听,又不能奉身而退,与君主见面,算不得忠臣良将。兵败身死,虽然没有投降,但只是比卖国之人好一点。以诸葛瞻的智谋不足以称道,因此不用详述他的事迹,不值得效仿。《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诗赞诸葛瞻:“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古往今来多少泪,行人哀怨哭坟丘。清朝毛宗岗评价:诸葛瞻父子受命于蜀国危难之际,而能以一死报社稷。是诸葛武侯的精神不死。因此诸葛瞻父子战死绵竹之心,也是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心也。倘若当初诸葛瞻甘心投降魏国以图苟全,则有愧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训。因此,诸葛瞻、诸葛尚战死,则诸葛武侯的精神长存。近代学者蔡东藩评价:诸葛瞻不听从黄崇的建议,让敌人深入国境,以致最后战死,过错在于诸葛瞻自己,和姜维没什么关系。诸葛瞻跟马谡,一个是诸葛亮亲儿子,一个是诸葛亮准继承人,两个人都是输在自大上面,马谡不听王平建议,诸葛瞻不听黄崇建议,结果都是全军覆没,马谡面对张郃,诸葛瞻面对邓艾,皆是魏国一流名将,但两人并没有给予敌方主帅足够的尊重,开战前都认为自己必胜!实在是让人无语…邓艾原率3万大军偷渡阴平,途中减员严重,抵达江油时剩余约1.5万,可以说剩下这帮人都是亡命之徒,想象一下身裹草席从悬崖峭壁上滚下来,有这种不畏死的士兵谁能阻挡?诸葛瞻虽在绵竹以逸待劳,但手下士兵并不是蜀军精锐,而是来自成都的禁军、临时征召的囚徒及地方守军,实际参战人数约为1万多人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瞻率领7万人对战两千魏军的说法完全是扯淡,诸葛瞻要是真拥有7万人,就凭邓艾他啃的下?难道个个都是吕布天神下凡,1个打100个?此时蜀军的精锐由姜维统领,在剑阁与钟会十多万大军对峙,后方可以说都是杂牌军,战斗力简直一塌糊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