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扫除逋宼王守仁(2/5)
妒而再次落榜,转而开始结社弄诗、研读兵学。”“弘治十二年春,时年28岁的王阳明高中进士,受官场斗争影响,退居南宫第二,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二人,受命观政工部。”“明孝宗弘治十二年秋,王阳明奉旨离京为威宁伯王越治丧,待其回京复命时,恰逢北地边事紧急,王阳明遂上陈早年所作《边务八事》疏,虽其谏言最终也未被采纳,但他的声望却与日俱增。”“不久王阳明便被擢升为进士上第,出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奉命前往直隶、淮安府等地,会同各巡按御史审判重囚。”“其后一段时间,王阳明日子过得十分清闲,经常与文坛领袖李梦阳等对诗作赋,一度沉溺于词章仙佛之间。”“明孝宗弘治十五年,31岁的王阳明幡然醒悟,随即上书告病还乡,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潜心静修。”“其间时常与恩师许璋共参道妙,并自号为阳明山人,王阳明这个名字从此进入了历史。”苏轼:阳明洞的经年静修,使得王阳明得以大彻大悟,终弃佛老之学皈依儒家正统,继而开始积极入世致用。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夏,王阳明回京复命时,恰逢山东乡试在即,遂被聘为乡试总裁,其间所有《试录》皆出其手,一时之间名声大噪,王阳明就此开始广收门徒、授业讲学。同年九月,王阳明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官秩不变。弘治十八年,王阳明与翰林院庶吉士湛若水在京师一见如故,二人旋即约定共以昌明圣学为事。明武宗正德元年冬,宦官刘瑾乱政,众文官上疏弹劾,文渊阁大学士刘健谏言遭贬,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被捕。同年十一月,王阳明上疏劝谏营救戴铣等人,触怒刘瑾;次月,王阳明被罚廷杖四十、羁押入狱。正德二年春,王阳明谪官贵州龙场驿丞;赴任途中又遭遇锦衣卫追杀,险些命丧舟山,幸得邻居沈玉殷相助逃脱;随后,王阳明又从福建辗转至南京,探视了受其牵连而贬官的父亲王华。明武宗正德三年夏,王阳明赴任龙场时,那里还是一片荒莽之地,且瘴疫盛行,他先是栖身在蔓荆从棘中,而后觅得一石洞筑草庵居住,阳明小洞天也由此而得名。安顿之后,王阳明又率人伐木筑室,先后建有何陋轩、君子亭,其间他还曾作诗自诩《君子亭记》。自幼锦衣玉食的王阳明,在遭遇一系列人生变故后,突然于贵州龙场顿悟,创造性地提出了“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说,史称龙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