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81章 市肆不惊高崇文(2/5)

第581章 市肆不惊高崇文(2/5)

战备状态。”“他在卯时接到诏命,到辰时便已起程,军中的器械装备与制成的干粮,没有任何缺少的。”“正月二十九日,高崇文由斜谷出兵,李元奕由骆谷出兵,一同奔赴梓州。”“高崇文率军至兴元时,将士们途中在客舍进餐,有人把店主的筷子折断,高崇文便将此人斩首示众。”“高崇文由阆州出师,解梓州之围,击走刘辟部将邢泚,并在此驻扎。”“刘辟为洗刷罪责,将之前兵败被俘的东川节度使李康交还给高崇文,高崇文因李康“败军失守”,便将他斩杀示众。”“刘辟命人在成都以北一百五十里的要冲鹿头山筑城,连结八座栅垒,屯兵一万多人,力阻高崇文。”“六月初五,高崇文于鹿头山上下击败敌军,但阻于大雨,无法攻栅。”“刘辟又在鹿头关东面的万胜堆设置栅垒。”“初六,高崇文派骁将高霞寓进攻万胜堆。”“高霞寓亲自击鼓,唐军奋力向上攀登,敌军矢石如雨;”苏轼:高崇文的故事,始于烽烟四起的晚唐。藩镇割据,吐蕃入侵,大唐王朝风雨飘摇。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高崇文横空出世。他出身行伍,不识一字,却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力,平定叛乱,稳定边疆,成为一代名将。从十五岁从军,到平定西川叛乱,高崇文几乎一生都在战场上度过。他骁勇善战,却又深谙用兵之道,不仅能以少胜多,还能以德服人。他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深受士兵爱戴。他平定西川后,拒绝高官厚禄,只愿继续戍守边疆,这份忠诚和谦逊,更令人敬佩。高崇文的故事,堪称一部传奇。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成长为一代名将,靠的不是出身,不是背景,而是实打实的战功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英雄不问出身,智慧不限于文字。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充满戏剧性。高崇文戎马一生,为大唐续命数十年,他的孙子高骈却成了唐朝的掘墓人之一。高骈虽然继承了祖父的军事才能,却缺乏其忠诚和远见。他野心勃勃,拥兵自重,最终成为藩镇割据的一份子,加速了唐朝的灭亡。祖孙二人,一忠一奸,一兴一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崇文和高骈的命运,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坐拥大量财富和权力,对中央朝廷构成严重威胁。高骈的叛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