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20章 安边定策李牧(2/5)

第520章 安边定策李牧(2/5)

。”“虽然也有廉颇和蔺相如这样的良臣,但是最终都是权臣的牺牲品。”“李牧自然也不例外,如此将才,又不懂得隐藏锋芒。”“朝堂奸臣心生嫉妒,在国君面前说尽谗言,让国君猜疑李牧,最终李牧还是被杀害了。”“如果李牧只是一个才高权大但性格圆滑的人,能够和朝堂上的权臣有所交际的话,或许他也不会遭到杀身之祸。”苏轼:李牧,乃是镇戍赵国北方门户的大将。常年驻守在代和雁门两地,负责防御游牧北方的匈奴。李牧作为戍边大将军,握有很大的权柄。其一,李牧拥有任命下属官吏的自主权;其二,李牧拥有当地商业税的征收权并能将之充作军费。因此李牧对手下将士给予甚为丰厚的待遇,能够日击数牛飨士。李牧奉行消极防御的守备战略,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求军队严格训练。谨慎使用烽火,充分发挥侦察的作用。匈奴进犯时固守堡垒,不准主动迎战。李牧的避而不战引得匈奴方面的嘲笑,赵孝成王也认为李牧生性胆怯,不敢与匈奴决战。赵孝成王曾责备李牧调整既定战略,但后者不置可否,遂被恼羞成怒的赵王直接罢免。令赵孝成王始料未及的是,改换了帅位的赵国北部边军在匈奴来犯时主动出击,却屡败屡战。不仅造成了人员的较大伤亡,还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北部农业生产的稳定。不得已之下,赵孝成王延请李牧重新出山操持北部军务。李牧在一番回绝后走马上任,并恢复了原来的坚守战略。李牧的依然故我使得匈奴对之掉以轻心。而此时赵军将士久久不得军功,求战意愿非常强烈。李牧见时机成熟,加紧备战。李牧派赵军在野外大规模放牧,诱使匈奴前来掠夺,又佯装败退。最终成功吸引匈奴单于大举进攻,与赵军展开大战。李牧运用奇兵和左右包抄的战术赢得大胜,接连攻取襜褴、东胡、林胡等部落,致使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进赵边城。战国晚期的赵国,除匈奴外还有众多地缘问题。一方面,西方的秦国扩张之势膨胀,与赵国摩擦不断;另一方面,赵国与其东北方的燕国也战事频频。赵悼襄王元年,赵国对燕赵战线开展人事调动,命乐乘取代廉颇的主帅位置。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赵国武将之间的内讧,乐乘被怒不可遏的廉颇率军逼走,廉颇则出奔魏国。两员大将的离开迫使李牧承担更多责任,赵悼襄王二年,李牧接手了燕赵战线的主将职位,为赵国攻下了武遂、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