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沈宋沈佺期(2/7)
尽情地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好了,搞政治就是搞宣传,搞宣传就是搞魔术。”“这当然是稍有节操的人都不愿做的,至多敷衍一下罢了。”“谁都晓得,真正不肯以敷衍的态度来应付这种竞赛的,一定就是宋之问那样的人。”辛弃疾:佺期公又皆诌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贵佞这一说法与史实并不相符。李唐王朝内部所发生的一切政事和宫庭之议,犹其是在武后当政和太平公主参政的30多年中所涉所记之人愈千。但直接提到沈佺期之处很少,只间接说过他与宋之问同为上元进士。同作协律郎和考功员外郎,同是当时著名宫庭诗人。宋因太平公主事受牵连,流放途中诏斩,至于结交张易之事更是只字未提。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太平公主、张易之案在当时是铁案。如佺期公真参与其事,睿宗时是不会平反的,因为此二人也是睿宗李旦的死敌。但沈佺期被流放灌州却是事实。为什么被流放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于沈氏族人,犹其是佺期公的后人,不考证清楚终是遗憾。作为佺期公之第49代孙,从公诗中也能找出一些沉冤不白的依据来。佺期公《被弹》一诗中首先就说知人昔不易,举非贵易失。尔何按国章,无罪见呵叱。这四句说得很明白,前两句是感叹语,大意是举人非贤,反受其诬。后两句是说他是被他曾经举荐的人弹劾和审讯的,而审讯他的人又不遵守当时法令,小人得势,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接下来是说少以文作吏,手不曾开律。一旦法相持,荒忙意如漆。意思是说初入官场时他是为皇帝做应制诗的,以专业为主,并不懂得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无端获罪,不知所措,是一种遭到打击后的反思。造成佺期公真正获罪下狱流放的原因按文字考证和分析有三条。一是年轻、性耿、才高、宠久,遭人妒嫉。佺期公很年轻时就中了进士,入了官场,为人耿介,不讲究为官之道,爱说直话得罪人。又因武皇时期经常跟侍皇亲国戚左右做诗,锋芒毕露,遭人妒忌。这样的事在今天都是屡见不鲜的,何况是在封建社会正繁荣昌盛的时期。二是在做给事中或尚书任上犯了后官不反前官耻的禁忌,树了对头。按佺期公诗中自述,他是一个性守安静,生活谨严的人。在做高官时不收门生,不结朋党,缺少做高官的底层基础。对前任做错的事不蛮不隐,该纠即纠,该翻就翻,有点一意孤行。有一点可以看出来的,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