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51章 田园诗陶渊明(5/8)

第451章 田园诗陶渊明(5/8)

阿谀奉承,而他性格耿直,显得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他的性格,可这样的性格,在官场中并不吃香。做官没多久,他就得罪了上司、惹恼了同僚,一气之下辞去官职。在家里待了两三年,陶渊明再次萌生做官的心思。他想着也许找一个开明的上司,情况会好很多,于是投奔到桓玄那里。不料在桓玄那里工作没多久,就发现桓玄有谋逆之心。社会动荡,政局不稳。陶渊明害怕受到牵连,借着为母亲奔丧的机会再次辞官。辞官后陶渊明归隐田园,每日带着妻儿种豆除草,生活安稳惬意。他虽身在田园,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局势。得知桓玄叛军被刘裕打败,欢欢喜喜地跑去刘裕那里,献计献策营救被桓玄挟持的皇帝。皇帝被救后,陶渊明自认为立下大功。论功行赏时却只得了个参谋的职务,不由得十分气闷。但还是抱着极大的希望走马上任,他希望能够得到刘裕的赏识。可惜官场争斗远比他想象的残酷,每天都过得非常抑郁。结果只做了几个月的官,再次提交辞职报告。仅仅过了一年,陶渊明又因为生活窘迫第四次入仕。这次他选择投靠刘敬宣,没多久,刘敬宣和刘裕的矛盾加剧。陶渊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再次被迫辞职。辞官后没了收入,一家老小面临断粮的绝境。陶渊明万般无奈,在祖父的举荐下担任彭泽县令。可惜这次又遭到沉重打击,仅做了两个多月的官。从此以后,陶渊明对做官失望透顶。再也没有踏足官场,就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度日。最终在六十三岁这年,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没落缓缓地闭上了眼。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在官场沉沦多年,失望多年,最后无奈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呐喊。可惜现实逼人,生活的压力,孩子们的不作为。都令他焦头烂额,最后只能在入仕和归隐之间反复横跳。这也说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处理不好,生活会很糟糕。“这一走之后,此生再没有进入官场。”“那一年,他四十一岁,多年来在官场上奔波,早已让他心声厌倦。”“那时候,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看透了生活。”“这一次,种地的态度终于坚定了。”“这一次回家之后,他对仕途再也没什么念想了,不是失望,只是真的厌倦了。”“从第一次做官,到最后一次做官,已经十二年了。”“十二年里,他一直在矛盾,一直在挣扎,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回家之后的日子,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