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44章 诗豪刘禹锡(2/8)

第444章 诗豪刘禹锡(2/8)

科考史上绝无仅有。”“就在刘禹锡准备一展宏图之际,噩耗传来,父亲刘绪病逝于扬州。”“刘禹锡只好罢官丁忧,守孝三年。”“贞元十六年,年近而立的刘禹锡守孝期满,骑鹤下扬州,给节度使杜佑当幕僚。”“本来在扬州呆的挺好,但是母亲不喜欢在江淮住,想去帝都。”“刘禹锡便跟杜佑说了,杜佑便给宰相写了一封信,宰相便把他调入京师。”“翌年初冬,飞雪飘零,刘禹锡在韦夏卿推荐下,出任监察御史。”“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期间,认识了王叔文,柳宗元等十几名志同道合之士,结为生死之交。”“同时认识了韩愈,韩愈也是监察御史。”“刘韩柳三人经常聚在一起,探讨诗赋创作,纵论天下大势,提倡古文运动。”“没过多久,韩愈便被排挤出京。”“韩愈被贬缘因反对宫市,具体主持宫市的便是王叔文。”“因此韩愈怀疑刘禹锡和柳宗元将他平日语言泄露给王叔文,遂对二人心生怨恨。”“刘柳一时炙手可热,权势熏天,京师人士不敢直呼其名,道路以目。”李清照:屡次被贬却不改初心,两次硬刚满朝大臣。诗豪顾名思义,刘禹锡写的诗大多都比较豪迈,跟同时代的白居易并称刘白。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盛唐繁景已去。但是和白居易的诗多为反映民间疾苦不同,刘禹锡的诗多了几分豪迈,能在别人悲观的地方达观。事实上,刘禹锡不仅诗写得豪气,性格同样也非常刚强。与李白超脱于世的豪不同,刘禹锡的豪,是实实在在的。他的一生是永不退缩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奔驰在准备被贬的路上。大丈夫显本色,唯真英雄不退缩,刘禹锡的一生可以说是刚刚刚的一生。唐顺宗李诵继位,由于原太子侍读王叔文进入唐朝核心中枢,主持改革事务。而与王叔文交好的刘禹锡受到其器重,与柳宗元一道成为改革集团的核心人物。但由于改革触犯了大官僚集团的利益,最后导致唐顺宗被迫退位。而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刺史,后随即又被贬为司马。此后十年,刘禹锡一直在朗州担任朗州司马。从意气风发的朝堂新贵,到落魄狼狈远走他乡,年仅20多岁的刘禹锡展现了其乐观的一面。虽然朗州地处西南,民风落后,没有能与刘禹锡畅谈的人。但他一方面以诗寄情,从当地民谣中汲取营养,写下了很多诗抒发内心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寻求再度复起的机会,时刻关注朝堂风向。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