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花姿西施(2/6)
苏轼:我眼中的西施,远走高飞,远离权力之争,才是最快意之事。在吴国灭亡之后,西施就追随自己当初的爱人,灭亡吴国的第一功臣范蠡。两人携手归隐,泛舟五湖,过上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应该说,这种结局很美好,也很浪漫。当年范蠡受命在越国寻访美女,好送去吴国,迷惑吴王。结果发现了西施,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可是,二人为了越国的复国大计,中止了这段爱情。西施去了吴国,范蠡继续为勾践效命。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吴国终于灭亡了。范蠡了解越王勾践的性格,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同时,范蠡心中也深深眷恋着心上人西施。于是在吴宫被攻破时,带走西施,从此消失不见。这种浪漫的结局,是他所喜欢的,也是他所渴望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本来就美,而有了西施,西湖就更美了。他喜欢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并且总是在宣扬范蠡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归隐的美好结局。之所以如此,这和他的生平经历,心路历程有一定关联。他少年成名,不到二十岁就名满天下。之后考中科举,年纪轻轻就走上仕途。但是在四十来岁时,遭遇了人生一次重大挫折,那就是乌台诗案。一些新党人士别有用心的挑出他诗文中的词句,曲解为诽谤皇帝,讽刺新法。他被下狱,差一点死去,后来被贬黄州,一去就是五年。这五六年,他沉默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早年的理想渐渐的消退了。他一方面依然渴望报效朝廷造福百姓,但是另一方面对权力的争斗有了深深的厌恶。当宋神宗去世,他再次被起用,被任命为杭州知州。在杭州的几年,他一方面大修水利,造福一方。但另一方也渴望像历史上的名臣范蠡一样,急流勇退。在功成名就之后,携手红颜知己,泛舟湖海。了此一生,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文种制定了灭吴九策,要一雪前耻,其中为吴王夫差量身定制了一条美人计。”“但是文种翻遍了越国后宫,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个选美的任务就交给了大夫范蠡。”“有一天,范蠡来到浣纱江畔,见到了正在河边洗衣服的西施。”“范蠡看到西施的美丽身姿,一下就爱上了她。”“年轻时候的范蠡也是相貌堂堂,西施见了范蠡也是怦然心动。”“两个小年轻人就情投意合,谈起了恋爱。”“清代诗人宋湘还写下《范蠡载西施图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