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图圣裴秀(4/6)
之上,司马炎比不上弟弟司马攸。司马攸虽然是司马昭的次子,但是已经过继给了司马师。在法理上,司马攸是司马师之后。而司马昭的大权,就是从司马师那里接来的。司马昭经常告诉世人,他手里所掌握的本来是司马师的天下。因此,司马昭曾一度很钟意司马攸,有让司马攸作为继承人的想法。司马炎一生最大的政敌,就是自己的弟弟司马攸了。司马昭犹豫不决之际,找来了图圣裴秀为二人看面相。裴秀一看司马炎的面相就被折服了,帮司马炎出谋划策。于是在裴秀的支持下,司马炎成功确定了世子之位。当时司马昭已经钟意司马攸了,天平已经向司马攸倾斜了。在这个最重要的关头,裴秀的劝谏让司马昭改变了主意。没有裴秀的劝说,司马昭肯定选择司马攸了。事实证明,裴秀看人的眼光确实不错。这场世子之争的硝烟味并不浓烈,司马炎得到裴秀的支持后顺利被立,司马攸也没有生出不臣之心。司马炎称帝后,立刻就封弟弟司马攸为齐王。让司马攸总统军事,而司马攸一生也尽到了作为臣弟的责任。“裴秀担任司空时,除负责朝廷政务外。”“还主管全国的户籍,土地,田亩赋税和地图等事。”“当时,有人绘制了一幅《旧天下大图》,足足用了80匹绢。”“裴秀采用大约为1:180的比例尺,把那幅巨图缩小成一丈左右的《地形方丈图》。”“裴秀还把名山大川、河流湖泊、城镇乡村等标注得一清二楚。”“裴秀认为《禹贡》中的山川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解说者常常牵强附会,渐渐混淆不清,”“于是,裴秀采集甄别旧文,有疑的地方缺而不论。”“古代有其名而当今不用的地方,也都作出注解。”“作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上奏晋武帝,被收藏于秘府。”“裴秀在图的前面写了序言,详细谈到了绘制地图所运用的方法,它体现了裴秀在制图理论上的卓越见解。”“裴秀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即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包括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包括了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制图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