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40章 医圣张仲景(3/7)

第340章 医圣张仲景(3/7)

投奔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做了幕僚。王仲宣身材矮小,又常年患有疾病,体质孱弱。经常请他前往诊治疾病,因此他们二人交往频繁。他有一次遇到王仲宣,见对方脸色不好就曾告诫过。王仲宣已经染上病了,应及时治疗,否则四十岁会掉眉毛,那时不仅不容易医治,此后半年命将不保。当时王仲宣年仅二十岁,正是春风得意,听后非常不高兴。认为他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也没有吃他开的药。果不其然,二十年后,王仲宣果然掉眉毛了。这时想再治病可已经来不及了,此后只活了半年就去世了。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的医术已经日趋精进。现在回想起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万分庆幸自己选择学医这条路。“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被病魔吞噬,以致于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又以东汉灵帝时期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疫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张仲景承袭家门,在汉灵帝时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汉代从汉武帝开始实行举孝廉的选官制度,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举荐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学子除了博学多才外,还必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在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但他任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百姓治疗,自己的医术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出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为百姓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