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亚圣孟子(3/8)
遇高。”“还常常受到国君的接见,有的还能得个高官做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开始了他的政治理想推销之路。”“他去过齐国、魏国、宋国等很多国家,历时二十多年,见过很多国君。”“孟子晚年时来到魏国,向魏惠王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魏惠王年轻的时候,干得还不错。”“魏国在魏惠王的领导下,曾经打败过韩、赵、宋三国,迫使三国来朝拜。”“魏惠王还是各路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率领诸侯朝见过周天子。”“不过,到了晚年,魏惠王就每况愈下了。”“魏国东败于齐国,太子都牺牲了。”“西边又割让给了秦国七百里土地,为了避风头,不得不把都城迁到了离秦国远一些的大梁。”“南边又被楚国抢去了八个城池,这实在是奇耻大辱。”“所以,孟子来魏国时,魏惠王询问孟子有没有什么富国强兵的好办法。”“孟子很不高兴,直言不讳的指责魏惠王何必说利呢?”“并且明确指出,上上下下都相互争着要牟利,那国家就危险了。”“牟利确实是一些祸乱的开始,孟子给出的药方只有仁义罢了。”“当然,孟子并不是不要功利,而是反对一开始就谈利益。”“魏惠王听了孟子所说的,觉得很委屈,认为自己治理国家已经很讲仁义了。”“比如,河内遭了饥荒,他就把一部分百姓迁到了河东,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饥荒的时候,也是按同样的法子办的。”“其他的国君,可都没有像他这么为老百姓着想的。”“但是,他们的百姓并没有减少,他魏国的百姓也没有增加,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孟子比喻道,两军对垒,战鼓刚敲响,双方刚交战,一方就弃甲而逃。”“有个士兵跑了一百步才停下,另一个跑了五十步才停下。”“逃跑了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五十步也好,一百步也好,都是在逃跑,都是一路货色。”“所以天下乌鸦一般黑,你魏惠王只是没有别的诸侯那么黑而已。”“魏惠王死后,他的儿子魏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位新君印象非常不好,言明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国君的样子。”庄子:孟子空谈仁政治国,缺乏实际操作性,不受各诸侯王待见也是情理之中。魏国是孟子周游列国的重要一站,这个曾经在战国中前期属于强国,可惜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对于孟子的到来,魏国国君魏惠王对此相当欢迎,希望孟子能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