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0章 道家鼻祖老子(5/7)

第320章 道家鼻祖老子(5/7)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主要讲如何遵循道来处世。但有些可惜的是,老子最后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好在老子把自己的智慧留了下来,这才让后人能够通过《道德经》洞悉道的真谛。“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正是有这看不见的道,社会才在不断运转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导致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强求的欲望和贪婪,破坏了自然规则和社会规则。”“对于出现的问题,无为思想正是一剂良药。”“老死无为的人生态度贯彻到社会政治领域,就表现为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也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的意思不是所谓的封闭自己,而应理解为不相互影响、不相互干涉、不搞文化输出。”“人民之间都能够保持他们自己的风俗习惯,都可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而治理一个国家和个人处世之道,也是一个道理。”“老子主张要尽量减少扰民,以此来使天下达到安定。”“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国家一旦把利益看淡了,不与民争利。”“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也就会因此而长治久安。”“但是小国寡民,其实也是老子提出的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对于孩子,父母望子成龙,把压力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出现极端的新闻屡屡见不止。”“对于年轻人,工作结婚身处压力中心却得不到理解,抑郁无助也越来越多。”“顺其自然的选择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就是一种无为的态度。”“所以说,老子不是让大家消极避世,而是积极努力。”朱元璋:《道德经》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读《道德经》,可以仰观宇宙变化,俯察世事浮沉。他曾经花费大量时间潜心揣摩《道德经》,终于大彻大悟。自此以后,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他看来,《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道德经》有着无穷的魅力,能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隔阂。《道德经》全文虽只有五千多字,却指明了天地万物的运行发展规律。它告诉世人行事为人所应遵循的法则,指导世人应该如何去面对世界、周围以及自己。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