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黑衣宰相姚广孝(4/7)
东昌之战虽败,但往后的战役燕军将全部取胜。”“姚广孝督促朱棣重振士气,整兵待戈。”“同年五月,燕军无法攻下济南,士气衰减,兵将疲惫,姚广孝遂写信让朱棣将燕军带回。”“因兵力有限,燕军难以长期驻守攻下的城邑。”“到建文三年底,燕军仅占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当时,朝内部分宦官投奔燕军,声称京师空虚,燕军可直捣京师。”“姚广孝得知情报后,改变战略,请求朱棣举兵南进,攻打都城南京。”“朱棣接受了这一战略计划,于同年底率领燕军南征。”“燕军一路上避坚击弱,于次年六月十三日成功攻下南京,建文朝廷彻底崩溃。”“姚广孝的指挥贯穿了靖难之役的全过程,其辅佐朱棣决策,鼓舞燕军士气,最终促使燕军取胜。”“朱棣夺权成功,从而推动了明初政治格局转变。”张居正:永乐帝之所以靖难之役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功臣就是姚广孝。在靖难之役整个事件过程中,他觉得姚广孝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姚广孝极力敦促永乐帝巩固北边重地,从而建立一个夺取胜利的坚实后方根据地。姚广孝随永乐帝到北平后,居住在与燕府相近的庆寿寺,与永乐帝商量政事时常常屏退他人。其二,姚广孝帮助永乐帝集结起兵的军事力量,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永乐帝决策起兵之前,将招兵买马的重任交给姚广孝。命令姚广孝暗地里遴选将领,招募士兵,寻找奇人异士。其三,在靖难之变中,姚广孝运筹帷幄,对永乐帝的最后取胜起了关键性作用。永乐帝的后方基地是北平,而进攻目标却是京都南京。因此,永乐帝带兵转战中原之时,委托姚广孝镇守北平,使得姚广孝在北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京被燕军攻破后,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永乐帝即位为明成祖。纵观靖难之变全过程,永乐帝之所以胜利,固然与其卓越才能有关。但姚广孝以其高超的谋略、出众的才华,也起了关键作用。“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明成祖朱棣登基,改第二年为永乐元年。”“同年九月,大量参与靖难之役的将领获得高位厚禄。”“因姚广孝对功名封赏无意,直到同年十月,才被封为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三月中,朱棣有意让姚广孝还俗为官,钦授姚广孝为太子少师。”“并下令要求姚广孝蓄发,恢复其姓氏姚,赐名广孝。”“姚广孝仅接受复姓赐名和太子少师官职,拒绝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