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公务员制度(2/5)
事才能的人,也对于稳定国防意义重大。”“所以在武则天执政的年代中,始终有一批文似狄仁杰,武如娄师德的能臣良将为其效力,这些人才有力地维护着武则天政权的稳固。”“武则天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此外,武则天在执政时,还下诏修订《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赵匡胤:不说其他的,武则天执政期间严重打击了门阀的嚣张气焰,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朱棣:武则天开创的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对后来的朝代影响深远,哪怕是朕的大明也一直沿用,从这一方面说,武则天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刘彻:还别说,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但不得不说她在人才选拔这方面还是很成功的,朕倒是可以借鉴一下。武则天施行的自荐制度,他的大汉也同样有通过自荐制度来选拔人才。但武则天的科举考试制度,却让他眼前一亮。他记得之前天幕播放的视频中隐隐有提到科举制度,但只是顺带提一嘴,根本就没有细说科举制度到底是怎么选拔才人的。现在主播说到武则天通过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了一大批的名臣,这让他格外感兴趣,迫切想要知道科举考试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大汉急需要人才,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但目前他们大汉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察举制,顾名思义就是大汉各个地区的官员选出当地的人才推荐给朝廷。察举制远远不能满足朝廷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察举制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各地官员对举荐人才拥有很大的操纵权力,这里面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乱象。由于各地官员举荐人才的数量有限,这就导致名额基本上被各地的士族占据,普通人根本就得不到举荐名额。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朝廷的官员基本全都是士族出身,使得士族集团越做越大,严重影响朝廷的决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被举荐的人才只会对各地的官员感恩戴德,会认为是各地官员给了他们飞黄腾达的机会,而不会感激朝廷对人才的重用。察举制长此以往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堵死了普通人的路,使得各地官员和当地大族勾结,进而危害朝廷的统治。他作为大汉的皇帝,自然清楚察举制的缺陷。可没有办法,除了察举制,也没有其他好的人才制度。但现在不一样了,武则天通过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