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肝郁化火的迷途(2/4)
这会儿赵海林的心态已经平稳了,既然不如人,那就跟着学,他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前面几位患者,他们几个人和陈阳的差距已经很明显了,故意端着反而失了身份。
陈阳没有立刻接话,而是专注地观察苏女士的体态,苏女士双肩微微前倾,右手不自觉地捏着左手手腕,指节泛白;说话时嘴角微抿,下颌线紧绷 —— 这是长期肝郁气滞的身体语言。
"您平时会不会觉得两胁胀痛?尤其是情绪激动时,胸口像压了块石头,想叹气却叹不彻底?"
陈阳问道。
苏女士一愣,马上点头:"陈医生怎么知道?最近半年,右胁经常隐隐作痛,特别是批改作业到深夜时,疼得连笔都握不住。"
"伸出舌头看看。" 陈阳拿起过压舌板再次仔细的查看了苏女士的舌苔。。
苏女士张嘴的时候,舌尖微微颤抖 —— 舌质红,两侧瘀斑明显,舌苔薄黄而干,尤其是舌边靠近肝胆区的位置,有一道明显的裂纹!
"脉象如何?" 沈秋云见状,忍不住探头询问。
陈阳三指搭脉,道:"左关脉弦数有力,如同按在琴弦上的指尖能感受到震颤,右寸关脉稍弱,但尺脉沉细。这不是单纯的阴虚火旺,而是肝郁化火,灼伤阴血,兼有脾虚气弱!"
"肝郁化火?" 孙明德皱眉,"可患者有明显的虚热症状,比如口干、失眠、舌红......"
"肝郁久了,必然化火,火邪灼伤阴血,就会出现虚热;但肝郁的本质未除,所以两胁胀痛、脉弦数、舌边瘀斑这些实证表现依然存在。"
陈阳解释道,"就像一团湿柴闷烧,表面看是青烟(虚热),底下其实藏着未燃尽的明火(肝郁)。若只知滋阴降火,反而会助长肝郁,如同往湿柴上泼水,看似灭火,实则让闷烧更持久。"
赵海林眼睛一亮:"《傅青主女科》里说 ' 肝郁而火动 ',此证正合!治当疏肝解郁、清热养血,兼以健脾安神,不可纯用滋腻养阴之品。"
“赵主任说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