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其他类型>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 第884章 中医首先要姓“中”(下)(2/3)

第884章 中医首先要姓“中”(下)(2/3)

生地黄15克 川芎9克 赤芍12克 川牛膝12克 柴胡9克 枳壳9克 桔梗6克 甘草6克(血府逐瘀汤基础)



    加:延胡索15克(醋制) 川楝子9克(金铃子散,行气活血止痛)



    生大黄6克(后下,通腑泄热) 金钱草30克 海金沙15克(包煎,利胆排石)



    炮山甲6克(研粉冲服,破瘀通络,软坚散结)



    处方再次显示在大屏幕上。



    “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加炮山甲破瘀通络.......”



    赵海林一边看着处方,一边轻声呢喃。



    这个方子紧扣“瘀血阻络”的病机,主次分明,攻补兼施,血府逐瘀汤本身就有养血之功,又兼顾了利胆排石,金钱草、海金沙和通腑,生大黄更以破血通络、专治顽瘀的炮山甲粉冲服作为攻坚的“矛头”,用药精准,配伍精当!



    主持人从耳机中听到唐文山的吩咐,适时问道:“陈医生,除了汤药,针灸是否也能缓解王先生这剧烈的疼痛?”



    “当然可以。”



    陈阳颔首:“对于这种气滞血瘀型的急性胁痛,针灸止痛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



    说着话陈阳示意工作人员推来针灸床。



    王先生躺好后,陈阳取针,动作快如闪电:



    右侧胆囊穴,奇穴,阳陵泉穴下1-2寸压痛点: 直刺1.5-2寸,强刺激泻法,大幅度提插捻转,此穴是治疗胆道疾病、缓解胆绞痛的特效穴!



    右侧阳陵泉,胆经合穴: 直刺1.5寸,泻法。疏泄肝胆,通络止痛。



    右侧日月胆募穴、期门肝募穴: 斜刺0.5-0.8寸,平补平泻,调畅肝胆气机。



    ......



    陈阳运针如飞,手法干净利落,尤其在胆囊穴和阳陵泉穴,运用了强烈的提插捻转泻法。



    王先生起初还紧皱着眉头,但随着陈阳行针,他脸上的痛苦神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缓解,紧按着腹部的手也慢慢松开了!



    “咦?…真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