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贸易公司(1/4)
到最后,姜兴权还是带着沈青云的命令离开了。他的行动速度很快,马上把这个指示传达了下去。还真别说。伴随着沈青云的命令传达下去,真就有意外收获。“书记。”很快。沈青云就接到了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报告。市局经侦支队的支队长赵鹏飞专门找到沈青云,对他汇报道:“我们在调查当中,发现鸿运贸易公司涉嫌制假售假。”“制假售假?”沈青云眉头皱了皱,看了赵鹏飞一眼,有点惊讶。“是这样的。”赵鹏飞说道:“我们最近一直在追查一个线索,咱们市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制造销售假烟假酒的团伙,而经过调查,我怀疑这个团伙跟鸿运集团下属的贸易公司有关系。”听到他的话,沈青云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假货这个词语事实上是最近三十年才出现的。最早的时候,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是不存在假货这个说法的。虽然书画古董行业也有人造假,但在大环境当中,是不存在假货这个概念的。可是。改革开放几年之后,整个国内开始出现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八十年代中期甚至达到一千多起案件,还是被发现的,没有被处理的不计其数。事实上。从八四年开始,假货已经在国内形成了不可阻挡之势,整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国内的消费者们都在被假货所困扰着。甚至于在假货最猖獗的九十年代,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受理的假冒商标案,半年就超过了三千件,假货猖狂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而且。作为半个内部人士,沈青云很清楚,真正让造假能够持续发展的,不仅仅是那些黑心商人用劣质商品坑害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某些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起假药案。在当地的一个镇里面,有四十多家的造假企业,他们全都以制造假药为生。这些企业的胆子很大,他们以劣质银耳加白糖制成降压冲剂之类的假药,用来谋取大量的暴利。这些所谓的药厂,根本没有任何技术人员,也不懂怎么制药,从业者完全就是一群农民,他们甚至都不懂什么是检测设备之类的东西,只会用炉灶、铁锅、竹器这些原始工具。甚至于,连厂房他们都没有,完全就采用自家的民居。环境特别的差,完全就是黑心小作坊。最离谱的是,就是这种小作坊产出的假药,却能够在八十年代堂而皇之的在全国各地销售。这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当地政府的某些干部。因为这个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