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招安成功!(4/5)
“不必说了,我意已决,派人去喊话吧!”
秦锋答应王光恩等人提出的条件,不是心慈手软,更不是犯了糊涂,而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首先,招抚为主,围剿为辅,这本是既定方略,双方都是炎黄子孙,身体里流淌着一样的血脉,能少杀人,就尽量少杀人,为国家保留一点元气。
其次,三个条件看似过份,其实是王光恩等人为了保全性命而提出来的,将心比心,可以理解。
而且王光恩等人只求保命,并未索取官职和钱财,说明并非贪婪无厌之人,不愿参与围剿其他流寇之事,说明非常的讲义气,对这样的人,宽容一些也是应该的。
最后,王光恩是关中地区有名的流寇首领之一,对其进行招安,就能立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以后再招安别的流寇,就能事半功倍了。
如此一来,就能少打仗、少死人,善莫大焉!
……………
“皇天在上、厚土为鉴,山河为盟、四海为约,今日秦锋诚心招安王光恩等人,事成之后,不杀降、不虐待、不掠财物……有违此誓,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接下来,天威军的将领们、流寇的大小头目们,同时走到两军阵前,而后秦锋当众宣读誓词,并拔出军刺,割破了自己的左臂,以示歃血之意。
别看只是短短几句誓词,却压上了秦锋的个人信义,一旦违背,既为失信之人,不仅要受到天下人的鄙视,以后也很难带兵打仗了。
因为带兵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军令如山,如果为将者说了不算,以后又如何服人呢?
无法服人,也就无法带兵打仗了!
“将军天高地厚之恩,我等感激不尽,日后定当肝脑涂地、以死相报,若有违背,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死后永世不得超生!”
对于提出的三个条件,王光恩等人并没报多大希望,甚至做好了血拼一场,全军覆没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秦锋真的答应了,并当众歃血立誓。
面对这般情况,一众流寇头目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