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将计就计!(6/7)
这个匪号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性格暴虐、执拗之人,这种人一旦认准了目标,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其三,流寇们没有大后方,一路上全靠着劫掠为生,因此进攻也好,撤退也好,必须选择繁荣富庶、人口稠密的地方,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粮食补给。
绥德城西边是白洛、高柏、安定……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赤地千里、草木皆无,百姓逃亡、十室九空,流寇头目们的脑袋就是被蠢驴连续踢上一百次,也不会选择这条撤退路线的,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流寇们不是真的撤退了,而是战术性的假撤退,以此迷惑绥德城内的人放松警惕性!
接下来,流寇们肯定会杀一个回马枪,而夜袭则是最佳方式!
绥德城有四座城门,出于防守的需要,东、南、西三门都用巨石堵塞住了,只留北门一条通道,这里自然是最佳突破点了。
于是乎,北门设伏,一举歼灭,大获全胜!
“秦公子,如今王和尚被射成了刺猬,咱们是不是趁其群龙无首之际,组织一支人马,直扑流寇大营,想来必能获胜!”
“不必了,流寇大军虽有数万之众,可其中大都是被裹挟而来的饥民,真正的流寇只有数千人罢了,而且成员结构复杂,内部凝聚力非常之弱!
今夜一战,流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大头目—王和尚也死了,余者皆是乌合之众,完全不成气候了,再加上粮草不足,人心惶惶,根本用不着咱们攻打,不出两日,他们就会自行溃散了!”
……
秦锋猜的一点不错,就在夜袭战发生的第二天,三十里外的流寇大营中发生了内讧。
为了争夺大当家的位置,留守营地的大小头目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后拔刀相向,互相残杀,结果引发了严重的营啸……
于是乎,数万流寇分裂成了大大小小上百股,互不统属,各奔东西,甚至为了争夺剩余的粮食而自相残杀,局势乱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简单了,在秦锋的建议下,商人们出资出粮,在绥德城外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