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历史军事>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一十六章:法奥同盟(5/7)

第六百一十六章:法奥同盟(5/7)

    五年前的帝汶只有11万人口,而现在,帝汶州的人口已经突破了25万,基础建设和城市规模已经不输于塔斯马尼亚州,已经完完全全是澳大拉西亚的本土。

    在帝汶成功本土化之后,政府直接将目光放在了大部分殖民地,包括规模庞大的新几内亚殖民地身上。

    如果说帝汶是殖民地本土化的试点地区的话,那么第一批正式进入殖民地本土化的地区,就是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等地区。

    当然,无论是阿瑟还是政府,都没想着一下子就把这些殖民地全部本土化。

    毕竟本土化可不是一个名头,只要把殖民地的各方面都像本土那样建设。

    这不仅需要和本土相匹配的人口,还有相当程度的工业和农业建设,大量的物资和精力等等。

    在这四年来,政府最重视也是大力进行本土化建设的,自然就是新几内亚殖民地了。

    从土地规模上看,新几内亚殖民地的土地规模不逊色任何一个州,甚至将其作为一个州都有些奢侈。

    不过因为目前新几内亚的人口刚刚突八十万的原因,也撑不起太多的行政区划。

    目前新几内亚殖民地有三大城市,其实也就是当时三分统治时各自的首府。

    作为澳大拉西亚最先掌控的地区,曾经澳属新几内亚殖民地的首府莫尔兹比港是目前新几内亚殖民地的最大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

    除此之外,还有赫伯特斯赫厄,莫多维两个人口突破10万的城市。

    再然后就是诸多沿海小城市了,人口在几千到几万人不等,比如巴利莫,凯里马,奥卡巴,瓦恩,查亚普拉,莱城等。

    所谓的殖民地本土化,其实也就是把这些殖民地城市建设成本土城市,然后再影响到更小的村镇。

    阿瑟还是很重视新几内亚的本土化政策的,为了检阅新几内亚的进度,决定亲自前往新几内亚视察,检阅诸多城市的本土化进度。

    第一站肯定是新几内亚的首府莫兹比港了。

    1925年8月11日,阿瑟在舰队和一众侍卫的护卫下,带着部分政府官员抵达莫尔兹比港,得到了新几内亚总督以及当地官员,还有大量新几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