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3/4)
三大军用车型。
这样也好,阿瑟的赐名对于三家一样的公司就没有任何加成了,军方的订单还得靠他们所设计的车型的能力。
至于那些豪华汽车和跑车的品牌,当然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保时捷,劳斯莱斯和迈巴赫主要经营了。
不过阿瑟也没将他们主要经营的业务限制的太死,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研发团队,他们在保持自己主要业务的前提下,当然也可以进入新的行业。
不过对于这些汽车公司来说,想要进入新的汽车领域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法拉利去造普通家用轿车,会让人觉得掉价。普通家用轿车公司去造豪华跑车,又会让人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这么一改动之后,澳大拉西亚国内的汽车品牌倒是多出了不少。
相信澳大拉西亚人以后算是有福了,买汽车的选择也变得很多。
更重要的是,这些汽车企业大部分股份都是王室的,这也代表着汽车企业基本不会出现问题,就算出现问题也绝对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解决。
换句话来说,民众们购买汽车时也不用担心质量和质保问题,毕竟王室的企业自然关乎到王室的名声,没有人会拿王室开玩笑。
阿瑟更高兴的,其实还是那几十家化工企业在澳大拉西亚扎根。
或许是看到了拜耳集团的大动作,和拜耳集团同为德国化工巨头的巴斯夫公司也不甘示弱,选择在澳大拉西亚扎根生存。
不过相较于只是开设分公司的拜耳集团来说,巴斯夫公司做的就比较极端了。
或许是因为忍受不了德国社会的混乱,巴斯夫公司几乎是举家搬迁到了澳大拉西亚,德国国内只留下了基本是空壳的总公司。
对于这样一家化工巨头几乎是全部搬迁的举动,阿瑟当然是要予以支持的。
巴斯夫公司拿到的圣阿瑟堡附近的地皮都是最低价,并且还拿到了王室银行300万澳元的无息贷款。
当然,和拜耳集团一样,王室的入股环节肯定是逃不了的。
毕竟作为一家化工巨头,这在任何国家都是相当战略和重要的企业,不将其国有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过阿瑟也没有贪心,这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