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与内容(2/4)
高。比如技校学生会学习动漫设计、家居设计这种具体的设计内容,本科的学生会学习设计专业,自己找到应用的方法,而不用学习直接的应用。比如,职业教育,上岗之前要取得职业证书,一个专业其实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很多职业证书,比如,应用心理学专业,可以考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师、催眠师等证书。还有素质教育,现在的素质教育走向了形式化,小学、中学、大学都布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作业,其目的是害怕学生脱离社会。劳动教育,最新的教育是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烹饪课程,每个阶段有不同层次和目标,小学生要学会冷盘和番茄炒鸡蛋。还有一直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为了选拔人才,这是最有效的办法,从古代科举制度到现在,俗话说人生的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道尽千年学子的艰辛。事实上多学知识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怎么学,人在情绪好的时候记忆力会增强,不是读书多破坏头脑,而是压力的情绪破坏头脑,科学家很长寿,因为他们享受研究的过程。有人提出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学习,有人提出调动人的情感,因为情感哪怕在数学教学中也很重要。一般会进行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小时学科普,大时学科学。
教育是多方面的,比起知识的教育,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因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社会的很多方面很难纳入教育的体系,在于个人的体会和学习。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时势造英雄,什么样的环境造出什么样的人。在文教也就是文化教育方面,现代比古代更全面,增加了科学、人文,并不是所有人文都是唯心的。中国的文化教育与西方的文化教育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国人注重基础教育,很多孩子在中学学习得太苦了,到大学开始放纵,而西方人到了大学才如饥似渴地学习。所以现在教育部双减,中小学过于繁重的学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发育。并且,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生的马拉松,有很多重本的学生考研考不过二本学生。那么接受完整的教育有什么用呢?不是经过大学以后就不用学习,而是学会一种思维。那么人到底是天生的基因作用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应该说人的基因序列是天生的,但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当中,应该说是不同基因的生物相互作用所缔造的文明,人类世世代代的进化也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