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阅文小说> 玄幻魔法>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495章 弊在一时,利在千秋(1/3)

第1495章 弊在一时,利在千秋(1/3)

    军票之策好或不好,看分怎么看。

    如果单纯的实行军票之策,绝对是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

    上层人觉得,军票之策可以杜绝中层将领,对大头兵的剥削,以此之法,可保证大头兵们的忠心。

    因为大唐实行的府兵制,除了玄甲军之外,并没有完全脱产的职业兵丁。

    有战时便战,无战时便农。

    可以说,大唐的兵丁大部分时间都在务农。

    他们需要足够的资源,来维持生活。

    府兵制看似是一个能够维护统治的方法,实际上,也是迫于无奈。

    南北朝之后,中原人口急剧下降,家家户户的就那么一两个壮劳力。

    壮劳力都去打仗了,谁来耕种?

    尤其是关中!

    早几年,到了农忙的时候,在田亩上放眼望去,几乎看不见几个男子,大部分都是妇人!

    不是因为男人少,而是因为,男人差不多都快死光了!

    杨坚统一天下之前,中原之地足足乱战了两百年!

    登基之后,他倒是制定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

    可惜,他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短命王朝。

    不到四十年,能繁衍出多少人口?

    隋末所谓的十八路诸侯,七十二路烟尘,听起来威风凛凛,有哪一个不是用人命堆起来?

    正是由于壮劳力的不足,产生了府兵制。

    因此,府兵制实则是劳动力稀缺下的无奈之举。

    自北周开始,一直到大唐盛世,府兵制已经到达巅峰。

    起初的优点渐渐消失,弊端早已显露无疑!

    大部分时间都在农忙,意味着需要发给将士们的饷银饷粮,就要相对少得多。

    其中的可操作性空间,就更大了

    单从吏治清廉和军方战力的角度上看,军票之策简直完美无缺!

    大头兵能够直接用军票,换取生活物资,总好过领取不足额的饷银,以及发霉的饷粮

    但是,一个帝国的持续发展,并非只看吏治和军制。

    人数最多的,终究是老百姓

    来到后殿的李二,摘下通天冠,坐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